全自動眼鏡機:眼鏡是一種比較特殊的商品,不像有些產品,出廠的零件經過簡單的組裝就可以投入使用。而且眼鏡的成本并不等同于所有成本,直接把眼鏡出廠價和它在市場上的最終零售價拿來做成本核算對比,并不能客觀說明眼鏡店的商品成本。
開一家眼鏡驗配店,第一個要面對的問題就是高額的房屋租金。但是像北京王府井、上海南京路這樣全國聞名的商業步行街,都是租金昂貴,據《第一財經日報》報道,潘家園眼鏡城位置較好的攤位進場費每平方米最高7萬元,平均也在2萬到4萬元之間,此外15平方米的店面,每月交租金和管理費共6000元。就是在一些二線城市,比較好的地段店鋪租金也已經漲得非常高,如在江蘇省鎮江市,目前一百平米鋪面的年租金已高達100萬元。
除了要支付高昂的房屋租金外,各個驗配店為了搶占市場,都不惜花大價錢購買各種驗配設備,由于眼鏡行業具有一定的技術性,驗配店的工作人員都須持有驗光師資格證上崗,驗配店也應該擁有眼鏡加工許可證等相關資質,因此驗配店每年還要支出一部分經費進行人員培訓和資質驗證。
據《株洲晚報》報道,株洲市眼鏡商會會長何錫凱在接受采訪時表示,一套組合驗光臺的價格就超過十萬元,一臺全自動磨邊機也要十幾萬元,再加上測光儀、焦度計、瞳距儀等輔助設備,一個比較有規模的驗配店購置設備的費用最終要超過30萬元。以上這些成本綜合起來,最終都要體現到消費者的驗光費和制配眼鏡的費用中去。
市場話語權是產生“暴利”的重要籌碼,除了源于各種壟斷之外,也可以源于產品生產與服務中的信息不對稱。由于現代市場都不是理論中的完全競爭市場,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買賣之間的不完全信息。眼鏡也是一個存在信息不對稱的行業,而造成眼鏡行業“暴利”的根源在于就在于買賣雙方信息不對稱。在原材料價的基礎上,會有許多與銷售有關的環節會使成本不斷增加。
據《穿越暴利的迷霧,眼鏡行業的利潤分析》介紹,在標準的技術條件下,驗光時間在半小時到一小時之間,復雜病例約兩個小時左右。一般情況下初步估算,驗光費用約50-100元,加工費用約25-30元。由于驗光和配鏡都是高度復雜的技術工作,而國內眼鏡店一般以免費驗光、免費加工作為吸引顧客,其價值被隱蔽起來了。而配眼鏡的驗光費用在美國需要約30-50美元,在香港約700港元。